钱塘江水川流不息,江畔数智云涌。
一张数据网,一网连通源产地和生产线,实现从原烟到卷烟生产数据尽在掌握;一份知识图谱,如同设备全要素生产宝典,一键检索智慧设备管理、分析、维保;一张全览屏,动态呈现指标样态,实现质量管理“一体智治”……
这些功能和场景并非科幻,而是应用在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所属杭州卷烟厂、宁波卷烟厂实际生产工作中的智慧好帮手。
“十四五”以来,浙江中烟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11255”一体化数智化升级架构,持续发力智能制造,“全面感知、精准执行、智能决策、持续学习、融智赋能”的智能工厂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是浙江中烟数字化转型攻坚年,让我们将镜头转向钱塘江畔,看浙江中烟如何“慧”聚向“新”力,一观之江“云”涌的数智浪潮。
浙江中烟不断推进数字化技术在生产一线的应用 /浙江中烟 供图
上云·从传统向现代
夏意正浓,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宣威复烤厂内,原烟收储工作已拉开序幕。金黄的烟叶经过烘制后,由红外光谱仪扫描生成图谱,再解析形成数据传入原烟质量数据库。
从西南高原到东海之滨,这些数据飞越云端,连接着近2000公里外的浙江中烟技术中心。数据库这一端,配方员及时精确分析烟叶质量,线上进行烟叶模块配方数字化设计……
这样的智慧生产方式,归功于烟叶模块配方数字化转型,是浙江中烟与复烤企业协同创新,将模块配方数字化前移至打叶复烤环节的成果。
卷烟工业是传统产业,插上数字翅膀,方能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这一过程中,数据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因此,庞大繁琐的数据上云不可或缺。
以烟叶模块配方数字化转型为例,浙江中烟从全国8大烟叶香型产区,采集了1200余个烟叶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构建起客观指标表征模型,同时将香型风格“主观经验”通过数据进行“客观化处理”,共同形成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烟叶品质表征数字化模型,使智慧获取原烟数据进行线上配方成为现实。
从卷烟到片烟,从片烟到原烟,烟叶配方全链条关键信息以数字化形式上云,浙江中烟数字“云网”覆盖面越铺越广。
一张数据网如同一个支点,撬动企业各项业务更加智慧——得益于烟叶模块配方数字化转型成果提供的参考,采购烟叶质量评估为原料精准采购指明了方向;不同类别原料差异分析明确了工业分选规程优化方式……
不仅如此,复烤企业同样从中受益。宣威复烤厂生产技术科科长杨泽会将其称赞为“双赢”,“有了近红外检测,片烟均质化加工达标率实现100%。”
见微知著,烟叶模块配方数字化转型一景,折射着浙江中烟全幅云上画卷的铺展。伴随着更多数字化探索实践,更多数据将飞上云端,汇聚织就更广网络,为建设智能工厂筑牢地基。
用数·从数字到数智
数据上云只是通向智能化的起步,让数字自己“跑”起来,从数字走向数智,浙江中烟不断拓展“用数”智慧。
走进宁波卷烟厂制丝车间,多条生产线同时运行,批次自动流转,有条不紊。有了新研发的制丝线批次自动流转系统,即使不同生产线、不同工序、不同节点同时换批,也能保持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如同生产线学会了“自动驾驶”。
生产线自动运行,还能保持秩序井然,是制丝车间挡车工黄建峰过去难以想象的场景。经验丰富如他,也坦言“以前仅一条生产线就有约25个节点需要挡车工确认,遇上几条生产线同时换批,时间又非常有限,真是忙得直冒汗。”
如今,批次流转时,挡车工一键启动全线设备,系统自动开机检查、实时监控、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数智连片成面,向着无人化产线的愿景再进一步。
系统上线至今,制丝车间生产批次平均换批时间从36.56分钟降至25.67分钟,平均每日减少设备待机时间43.56分钟,设备开机自检由平均3分钟降至5秒,效率提升约36倍……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智慧”水平逐步提升。
从制丝车间来到卷包车间,登录前不久上线试运行的宁波卷烟厂知识图谱管理系统平台,一键检索,只见关键信息及其关系网一目了然。
这是知识图谱中的全要素检索功能,含有5000余个语义类实体、20万余条实体基础数据和40万余条关系,加上故障百科、专家咨询、二维图纸热点链接等功能,共同组成了职工眼中的“生产宝典”,给卷包车间“设备管理靠纸、设备分析靠猜、设备维保靠人”的过去画上句号。
知识图谱的智慧之处,尤其体现在“治未病”——精确预测设备故障并定位预警。通过深挖分析历史数据,知识图谱项目团队按照部件功能将卷接包设备分为55个部件,并建立部件评分系统,使故障预测预警成功实现。
试运行以来,知识图谱使单次故障维修平均时间减少5至10分钟,预计每年能多创造2160万元产值,推动设备维保工作从基于经验的预防性维修向基于数据的预测性维修转变。
近年来,像这样从数字到数智的创新实践在浙江中烟如同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与业务融合,AI、AR等先进科技和智能设备用于卷烟制造的场景随处可见,还有更多研发应用智能化生产装备的探索正在路上,促进智能工厂落实落地。
赋智·集数智成“智治”
如果以工业革命为比喻,工厂里单个系统的数智就如同工具有了新动力驱动;而如工具需要人类的智慧加以善用,生产中的单个数字系统也需要统筹“智治”方能发挥更大潜能。
“过去,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各类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市场反馈数据在ERP系统、成品检验数据在PDM系统、滤棒检验数据在MES系统、卷包过程数据在DAS系统……”
杭州卷烟厂卷包车间卷包质量控制员叶蔚说,这个一度令人苦恼的问题,如今有车间级质量管理数字化分析系统来解决,所有质量数据可以全面、系统、直观地展示。
“原来每周质量分析会的前一晚上,面对海量数据总要加班到很晚,不断查数据、填报表、做分析。现在轻松多了,数据在系统里汇集,真的是一个系统解放了一群人。”
质量管理员陈明对新变化有着切身感受:系统打通数据壁垒,将各平台集中到统一的“数据池”中,通过全域质量数据融合、底层数据建模,有效集成各类质量数据。
原本五六十页的PPT质量分析材料汇报,现在随着鼠标的移动点击,数据便可在后台实时更新计算——可视化看板上,关键指标折线高低呈现着趋势走向;各区块间颜色深浅表达着指标数据分布情况;折线图、柱状图、热力图、散点图等使指标更加简单易懂……质量控制水平一目了然。
汇聚数“智”,目的是智慧分析。多个展示关键指标的跟踪分析子页面如同“N扇窗户”,动态实时反映质量控制情况,从横纵两个维度不断拓宽指标关联分析的广度与深度。
横向维度上,透过数据观全局——
“周-月-季-年”时间维度,全面展现指标的趋势走向,自定义开展同比、环比分析,帮助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全面了解产品质量管控现状,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准确的决策。
纵向维度上,穿过数据挖细节——
“牌号-机台-数量-班别”类别维度,通过指标间的动态关联,如同“洋葱”一般,层层剥落,对异常指标数据“一路追踪”,及时发现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杭州卷烟厂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一体智治”的实践,正是反映浙江中烟“11255”一体化数智化升级架构的一个经典镜头,而这样的镜头在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比比皆是。
上云、用数、赋智,从一串串数据,到一个个智能场景,再到系统协同应用,乃至智慧决策指挥,浙江中烟一阶接着一阶上,继续步履稳健开展以“数”增“智”创新探索,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策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kesoft.com/u/7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