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一手货价格“雁过拔毛”
近期,有业内人士向本报爆料,一手货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呈现出“雁过拔毛”的现象。大量中间商层层加价,导致终端消费者面临高昂的采购成本。
据化名“李先生”的业内人士透露,近些年来,一手货价格涨幅惊人,不到一年时间,上涨了近30%。这样的涨幅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堪称“天价”。
“以前,一手货还有利润空间,现在赚的都是辛苦钱。”李先生感慨道,由于中间商太多,每个环节都吃掉一部分利润,导致一手货的价格层层拔高。
举例来说,一件普通的服装,出厂价可能为100元,但是经过中间商的转手,价格可能上涨至200元甚至更高。最终,终端消费者购买时,需要支付远远高于出厂价的价格。
这样的现象并不仅仅局限于服装业,而是蔓延到了各个行业。从日用品到电子产品,一手货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以前,我们还能跟厂家直接拿货,现在厂家也不愿意直接出售一手货了,而是通过中间商进行销售。”一位化名“王女士”的消费者无奈地表示。
业内专家分析,一手货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二是中间商的过度加价。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全球性因素,不可避免。但是,中间商的过度加价则加剧了价格上涨的趋势。
“中间商太多了,每层都要加点价,最终导致一手货价格居高不下。”一位化名“张先生”的业内人士直言不讳。
过度加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这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企业业绩受到影响。
为了遏制一手货价格“雁过拔毛”的现象,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中间商的过度加价行为。
2. 推动行业透明化,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一手货的价格和中间商的加价幅度。
3. 鼓励企业与终端消费者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价格。
此外,消费者也需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追求名牌,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通过减少中间商的加价幅度和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可以逐步遏制一手货价格“雁过拔毛”的现象,让消费者享受更加实惠的商品。
原创文章,作者:央广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kesoft.com/u/107980.html